鼻源性头面部痛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4:40:05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由于头面部包括鼻腔鼻窦的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支配,鼻部病变可直接刺激鼻黏膜的三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并可沿三叉神经分支扩散出现头面部痛,临床称之为鼻源性头痛(Rhi—nogenic Headache)。
    这类疼痛有着共同特点,多为深在性钝痛和隐痛,通常无搏动感;白天较重,平卧或休息时减轻;任何使头部静脉压增高或使鼻腔鼻窦黏膜充血的因素均可使疼痛加重,如咳嗽、用力、低头弯腰、压迫颈静脉、情绪激动及月经来潮等;常伴有鼻部症状,如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有时可出现全身感染症状;鼻腔黏膜用收缩剂或表面麻醉剂后疼痛减轻。
    引起鼻源性头面部痛的原因很多,如鼻窦炎、鼻中隔阻塞或嵌顿、鼻部肿瘤(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良性或恶性肿瘤)、鼻外伤(各种手术性或非手术性创伤)、其他(Wegener肉芽肿,中鼻甲压迫鼻中隔、筛骨神经痛等)。下面就较为常见,且易与三叉神经痛混淆的几种鼻源性头面部痛的疾病分别叙述。
    (一)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之头面部疼痛较为剧烈,应注意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各副鼻窦炎产生疼痛的特点为:
    1.急性上颌窦炎  疼痛位于眶下、面颊部及上颌牙齿,并放射到同侧额颞部,常为持续性胀痛,有时呈发作性。上午较轻,午后或直立较久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减轻。常伴有患侧颌面部软组织肥厚和胀感,检查时发现中鼻道中部和鼻腔底部有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上颌窦区皮肤稍浮肿,可有压痛。
    2.急性筛窦炎  前组筛窦炎疼痛常在鼻根和同侧内眦部。后组筛窦炎往往为眼眶或眼球痛,并在眼球运动时加重。疼痛可放射到颞、顶部。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常流人鼻咽腔经口吐出。检查:鼻道有分泌物,同侧内眦处稍有压痛。有时轻触顶部头发梢有明显的痛感,常为筛窦炎特征性表现。
    3.急性额窦炎  疼痛在眶上及额部,疼痛程度在急性鼻窦炎中最为剧烈,并且有独特的周期性。疼痛于每日早晨起床后开始发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到中午疼痛达到极点,难以忍受。而午后减轻,晚上消失。每天重复发作,3—4天后疼痛逐渐减轻,且由阵发性剧痛转为持续性钝痛,低头时加重,额窦前壁和下壁明显压痛。
    4.急性蝶窦炎  疼痛部位较深,具体部位难以形容,只感整个头部深处跳痛,有时枕部和颈部痛,全身症状较明显,精神萎靡,常借X线片诊断。
    慢性鼻窦炎头痛程度一般较轻,多为额部或鼻根部发胀或钝痛,有时仅为头晕,很少有全身症状,鼻窦区皮肤亦无红肿及扣压痛,但不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
    (二)鼻中隔偏曲  头面部痛亦是鼻中隔偏曲常见的症状。头痛多位于一侧颞部、额部,有时为两侧,但一般以一侧为主,具有鼻源性头痛的共同特点。有时出现鼻睫状神经痛,为眉间、鼻根及眼部疼痛,亦可限于一小区(上至眉弓,外至眶上切迹,下至鼻骨),疼痛可放射至鼻尖处,鼻顶前部施用麻醉药,可使疼痛减退。常伴有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外鼻及前鼻镜检查即可确诊,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不难区别。

    (三)鼻咽部恶性肿瘤  鼻咽部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鼻咽癌,较少见的有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及黑色素肉瘤等。开始多发生于外侧咽隐窝处,沿颅底黏膜下扩展,生长较隐蔽,直到侵及三叉神经上颌支、下颌支,以及舌咽、迷走颅神经。
    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等颅神经症状是鼻咽部恶性肿瘤常见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额、颞及三叉神经第Ⅱ支、Ⅲ支分布区域。最初常为阵发性,逐渐加重,以后可变为持续性。疼痛性质多种多样。有时很剧烈,夜间尤为显著,服止痛药无效,常伴有面部感觉减退,咀嚼肌功能障碍。肿瘤除常侵入颅底的圆孔、卵圆孔外,尚可侵入岩尖、斜坡、翼突及棘孔等处,出现多数颅神经损害及交感神经麻痹。颅底X线片见骨质破坏。鼻咽部肿块或颈部肿大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