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0:42:18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严重的骨性畸形仅仅通过正畸治疗难以获得兼顾健康、美观、功能与稳定的矫治结果,常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术前正畸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去除牙代偿,协调上下牙弓间的关系,正颌术中联合颌骨骨块的移动达到理想的颌骨间位置关系,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获得良好的面貌及稳定的咬合关系。

无托槽隐形矫治最初仅用于矫治轻度错合畸形病例,随着材料及生产工艺的进步,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治疗效果也随之进步。数据显示,相较固定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复诊所需要的椅旁操作时间减少50%,复诊次数减少 67%。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因其美观、舒适的特性越来越受患者的青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提高隐形矫治的疗效,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在临床中已非常普遍,而目前关于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颌手术的相关研究和探讨都较少。

我们来看看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都有哪些特点?

01
颌间牵引方式变革
目前临床最为广泛应用的方式为借助种植钉来提供牵引点,称为颌间固定种植钉(Intermaxillary fixation screw,IMFS)。种植钉在术中植入明显减少了正畸椅旁操作时间,且术后的舒适度较高,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拆除简便,创伤小。其缺点则是植入过程中可能导致牙根损伤、牙周损伤、种植钉折断、松动等;目前采用数字化导板植入颌间牵引种植钉在临床也逐渐开始应用,Cui 等将口内扫描及 CBCT 数据进行整合重建,找到最优植入位点及方向后,生产 IMFS 的植入导板,有效避免了牙根损伤且降低了牙周膜损伤的发生。

导板引导下植入IMFS

02
牙冠无托槽优势的利用
虽然传统矫治元件的缺失一度让颌间牵引难以实施,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托槽和弓丝不会形成阻碍,牙冠形态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除了上述利用牙冠形态作为引导制作种植导板外,Caminiti 和 Lou在 2019 年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利用 CAD/CAM 技术生产的隐形牙套式合板(Clear Aligner Orthognathic Splint, CAOS),目前有已有个案报道术后结合种植钉配合 CAOS 实现颌间固定的病例。

隐形牙套式合板配合颌间固定种植钉牵引

所示,CAOS 形态类似颌位稳定器,配合坚强内固定达到颌间固定的效果。CAOS 即是合板又兼有颌间固定的功能。相较于传统合板因托槽存在而仅能覆盖牙冠唇侧切 1/3,CAOS 可将临床牙冠半包裹或全包裹,在术中定位更加精确,对牙转矩的控制更加精准。CAOS 数字化设计和生产的特性可与无托槽隐形矫治的设计数据整合,对于正颌术后需要进一步稳定颌位的病例,可定制多副与牙套相匹配的 CAOS供患者在开展术后正畸的同时夜间佩戴。

由于仅用于个案报道,该方式的临床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为达到摘戴方便而选择可让性强的材料和为保证颌位固定而加强材料刚度之间如何平衡等。

03
模拟咬合跳跃
无托槽隐形矫治软件在矫治方案的数字化设计过程中,通过模拟排牙呈现充分去除牙性代偿后的牙定位,再通过软件模拟“咬合跳跃”来获得目标咬合关系。我们所看到的咬合跳跃通常发生在主动矫治末,而技师在模拟排牙时其实已经借助了随时可以模拟的“咬合跳跃”,通过“预见”正颌手术引起的颌位变化来逆推牙移动。

相对传统取模灌注石膏模型模拟颌位变化引起的咬合变化而言,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椅旁操作时间,无托槽隐形矫治都更为简单快捷。

04
与正颌手术设计之间的数据整合
相较取模灌模获得牙列信息的传统方式,口内扫描、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对患者牙列及颅颌骨信息收集更为准确,对二维数据的三维重建可以较为精准地复制患者口内情况并重建出颅颌面骨的形态,实现数字化方案设计。可视化的手术设计颠覆了以往模型外科依靠去代偿后的石膏牙模来进行正颌手术方案设计的方式,使得手术方案制定更加直观、精细。

通常来说,“咬合跳跃”出现在术前正畸的最后一步,符合经典的三段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法,其本质是模拟即将进行的正颌手术完成颌位变化。正畸医生和正颌医生首先共同确定目标咬合位(包含去除代偿后的牙定位、术后咬合关系),矫治软件则可通过模拟排牙计算出充分去除牙代偿后上下牙弓间三维向的相对移动量,即牙弓间的相对移动量已经随着正畸方案的确定而确定。

不同时期模拟咬合跳跃主动矫治末跳跃达到目标咬合位,提前跳跃达到过渡性错合

文章源于《无托槽隐形矫治配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卢妍竹,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