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拔牙70例临床观察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3:53:46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2008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老年患者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5岁,其中只患高血压者46例,只患糖尿病者18例,同时患两种疾病者6例。

方法:麻醉剂为1%~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70位患者共拔牙126颗,其中残根47颗,残冠39颗,松动牙30颗。术前对高血压患者在服降压药的同时进行血压追踪监测2~3天,血压控制在BP 150/90mmHg左右;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为预防术后感染,口服抗生素。术中作者根据牙位的不同均采用阻滞麻醉、浸润麻醉加牙周膜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在无痛的情况下,用牙挺或牙钳拔除患牙,并用明胶海绵碘伏填塞拔牙创。对于创口较大的拔牙创则予以缝合止血。术后均予以口服抗生素。

结  果

70例患者术后5天复诊检查可见拔牙创愈合良好,无明显红肿,患者自诉拔牙术后1~2天疼痛消失。

讨  论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口腔医学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患者除常因自己的生理状况的限制而无法拔牙外,还常因大部分老年人均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在拔牙术中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于老年人,血压较高在拔牙后容易出血,而且有发生脑溢血危险的可能;即使拔牙术前已经服药稳定血压,但是在拔牙术中由于大多患者心情紧张,拔牙创伤等可能造成头晕、血压不稳定。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凝血功能低下,抗感染力差,而且常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拔牙可能导致出血不止,发生伤口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糖尿病。若感染加重或扩散,甚至引起败血症,加重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这系列问题应当引起口腔医生的高度重视。目前,很多医生都畏惧为这类患者拔牙。笔者所收集的老年患者均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从结果来看,患者拔牙术后均正常愈合,情况良好。笔者认为在以上观察病例的经验中有以下方法有其优越性。

70例患者中,笔者均采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该麻药局麻作用较奴弗卡因强,其维持时间较长,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是目前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物。同时它还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它不会引起血压的明显变化,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术中可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安,这样可避免因疼痛而引起的血压波动[1]。

笔者根据牙位的不同采用阻滞麻醉、浸润麻醉加牙周膜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牙周膜注射法又称牙周韧带内注射法,笔者用皮试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度约0.5cm,分别注射0.2ml麻醉药,既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笔者通常在浸润麻醉后使用,这样可避免牙周注射时的剧烈疼痛,造成的麻醉意外。而且能产生很好的镇痛效果。在无痛的情况下,用牙挺或牙钳拔除患牙,并用明胶海绵填塞拔牙创,棉卷压迫拔牙创20分钟,经检查无出血即可。术后均予以口服抗生素。

术中术后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血糖、血压观察,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高血压患者术前口服降压药,这样即使血压没有控制在正常范围,术中术后也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术前服用降糖药和抗生素,预防感染效果较好。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伤口愈合的比较慢,抗感染能力也较差,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笔者在术后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用明胶海绵碘伏填塞拔牙创、口服抗生素的处理,这样止血效果明显,并预防感染。对于创口较大的拔牙创则予以缝合止血。以上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拔牙所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谨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