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的建立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4:39:36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一)建立模型选用动物的标准  选择健康成年Sprague—Dauley(SD)大白鼠,雌雄不限,体重约200-250g。
    (二)建立模型方法  2%戊巴比妥钠对大鼠进行腹腔内注射(40mg/kg)麻醉。大鼠麻醉后取俯卧位,头部及四肢固定。8%硫化钠溶液脱毛,约3分钟后用纱布擦干,然后用温水冲洗。3%碘伏消毒,铺无菌洞巾。切开头颈部皮肤,分离肌肉,暴露枕骨及第一颈椎间的硬脑膜。用针将硬脑膜扎一小孔,将一根细金属导丝向后、下、外方插入,导丝尖位置到达脑闩左下侧1~2mm处,注意不要损伤脑组织。在此导丝外套一根略粗的塑料管,管径以恰好插入微量注射器为佳,将塑料管沿导丝导人硬膜下,使塑料管内端口到达脑闩左下侧1-2mm处。用黏合剂将塑料导管与硬脑膜、枕骨固定。缝合创口,将塑料管外端口留置于皮外。待动物清醒后予一般饲养。
    (三)三叉神经痛的诱发方法  术后1—2天,用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G—K。为使每次注入容量为3lLl,插管前应量取并记录塑料导管内容积。每次注射时间保持在1分钟左右。
    (四)模型建立的标准  注药后以第一次出现尖叫或后肢抓同侧面部为三叉神经痛开始,以持续3分钟无上述反应为终止,计数在此期间大鼠发生尖叫与甩头的次数和后肢抓同侧面部的次数,相加之和定为总发作次数。其值高于100次定为模型成立,低于100次定为无反应。从注药完毕到开始发作的时间为潜伏期。  
    (五)本模型三叉神经痛发作特点  建立成功的动物,在注入青霉素C—K后,经过1—1.5分钟的潜伏期,即开始出现持续性尖叫和快速闪电样甩头、用左侧后肢抓同侧颜面部等动作。上述反应逐渐加重,15分钟内达到最严重程度,随后逐渐减弱。高兴奋区基本位于三叉神经分布之头面部皮肤。自发反应消失后,用玻璃棒触动面部高兴奋区可重新触发。发作期间,动物常取弓身、后肢着地、前肢靠近颜面部紧抱等动作。
    (六)药物注入剂量与反应发生率的关系  注入青霉素C—K剂量为1 000Iu/kg时,只有40%左右大鼠出现典型表现;剂量为5 000Iu/kg时,所有大鼠均出现典型反应,但少数动物可发生跳跃、旋转和惊厥等严重反应;注入剂量为30001u/kg时三叉神经痛样反应发生率高,且无严重跳跃、旋转和惊厥等现象发生,为建立三叉神经痛最适宜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