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研究的进展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8 13:26:33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研究的进展

当代根管治疗的目的是恢复牙髓病、根尖周病变患牙的功能及美观,是目前口腔干预措施中成功率最高的一项。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采用专用的器械和方法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消毒,以期彻底清除根管内外的感染,并对根管行三维充填,促进根尖周骨组织愈合。研究总结了关于世界各地原发性或治疗后根尖周炎患病率的二十九篇报道数据,原发性根尖周炎的患病率为7%~86%,而治疗后根尖周炎的患病率则为10%~62%。
 
随着根管治疗设备、器械、技术理念的不断发展,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逐年提高。但研究证实,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依然存在,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仅为85%~90%。本文综合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现阶段根管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对根管治疗的成功与否没有准确的定义。普遍认为患牙没有疼痛或临床症状,保留被治疗患牙的功能即可视为成功的根管治疗。而X线显示根尖区持续存在的炎性病损或病损扩大则作为判定根管治疗失败的标志。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大多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同时存在或相互关联的,包括:(1)解剖因素,如根管系统存在一些不规则区域,如根间分歧、根尖分叉,峡部,导致机械和化学预备不足;(2)微生物因素,如根管预备不彻底,微生物侵入根尖周;(3)医源性因素,包括根管欠填质量欠佳、微渗漏、遗漏根管、根管内器械分离等;(4)其他。
 
1. 解剖因素
 
研究发现因根管存在一些如侧支根管、峡部、根间分歧、管间交通支等细小的部位,根管治疗机械预化学备不足时,无法完全清理整个根管系统,细菌残留在根管壁、牙本质小管等细小的部位;且无法对根管行严密的三维充填,导致根管封闭后根管内外的微生物持续存在,影响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占根管治疗失败原因的第一位。
 
2. 微生物因素-根内、外持续的细菌感染
 
除了根管预备不当,根尖封闭不严密导致微生物持续存在,也是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根尖封闭不严密可能存在液体的微渗漏,导致根尖周炎症迁延不愈。根管治疗后根管细菌检测阴性的患牙较阳性患牙,根管治疗成功率高。因此彻底的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严密封闭根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且因排除根尖囊肿、超填材料引起的异物反应及根尖周组织的纤维瘢痕愈合所导致的根管外持续存在的感染。
 
3. 医源性因素
 
(1)根管充填质量欠佳除了彻底的根管预备、消毒,根管治疗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根管充填的质量,根管充填质量与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为正相关。研究证明65%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是根管充填欠佳,其中42%的患牙存在根管遗漏。根管充填质量欠佳分为根管充填材料欠填、超填、充填不密合三类。根充超填或欠填距根尖孔≥2 mm,根管治疗失败率明显升高。
 
研究证实根管欠填的部分往往,尤根尖3 mm处是根管系统解剖结构最为复杂的区域,拥有复杂的根尖分歧及根尖分叉,此处根管内生物膜结构、菌群组成复杂,残留的感染物质影响根尖周组织病变的愈合;根充超填的材料会引起根尖周组织异物反应,较大量的超填材料会被根尖区组织纤维包裹,延迟根尖周病变的愈合,甚至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此外一项研究表明,根管欠填或超填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2)冠部封闭不当
 
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严密的冠方封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阻止来自口腔内的微生物菌群入侵。研究证实,根管治疗的预后与冠方修复体的质量、冠修复的类型及根管充填质量息息相关。冠方修复体的质量与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生率呈负相关。
 
(3)操作不当(器械分离、根管侧穿)
 
根管预备时若冠部没有形成良好的便宜形或不恰当使用旋转器械时,容易发生器械分离。滞留在根管内分离的器械,将阻挡根管口至根尖孔的某一部分,影响根管消毒、预备及随后的根管充填。很多研究证实,根管内滞留的分离器械对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仅有很小的影响。分离器械滞留的位置将影响根管治疗的预后。分离器械的根尖孔侧,因根管消毒、封闭不完善,根管微生物持续存在、感染迁延不愈。然而,分离器械本身不会影响治疗效果,是其导致的微生物残存致使治疗失败。
 
(4)遗漏根管
 
磨牙根管治疗时,遗漏根管并不罕见,尤其在该患牙的根管数目超过其被公认的常规数量时。此外,冠方预备不足导致经验不足的医生无法完全探查根管数目。故遗漏根管成为根管治疗失败的又一原因。遗漏根管内残存的细菌,引起根管及根尖周感染迁延不愈。一项针对5616颗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时遗漏MB2的研究表明,这些患牙根管治疗的远期疗效明显降低。由Hoen andPink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1100例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中,42%失败的原因是遗漏根管。
 
4. 其他
 
汪小彤等研究表明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第三、四位原因分别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折。若患牙牙周破坏严重,已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应考虑拔除;反之则应联合根管治疗和牙周序列治疗。因深龋、根折等原因曾行根管治疗的患牙,冠部硬组织结构破坏抗折性能降低,或行垂直加压是局部应力集中,均会增加治疗后患牙根折的风险。根折的患牙则应综合患者症状、临床检查、X线片及CBCT制定相关治疗方案。对于这些根管治疗不完善或者失败的牙齿,为了保留患牙一般应行根管再治疗,以消除患牙的临床症状,修复牙齿的外形。且在再治疗之前,应综合考虑患牙状况、治疗的时间、成本及预后等因素,在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或拔除患牙间,做出最佳选择。影像学观察作为评价根管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患牙情况做出更好地判断。
 
然而,X线图像为二维成像,依赖于观察者的视觉并不是完全客观的。锥状光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是专门为颌面部设计使用的三维诊断系统,可以更准确清晰的分析牙齿髓腔形态及根尖周骨组织的变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显微、多功能超声技术、镍钛机动器械、热牙胶充填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原来需要拔除的患牙得以保存。研究表明,再治疗与重复干预成功率的降低直接相关。研究证实影响根管再治疗的关键是原根管充填物的清除程度,彻底地清除原根管充填物,尤其是根尖部的充填物,是决定再治疗成功的关键。
 
根管再治疗包括以下四步:
 
1)探查根管形态及分析原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根管显微镜(dental operatingmicroscope,DOM)可提供的充足光源和清晰视野,探查根管形态,分析原治疗失败的原因,如遗漏细小根管、根管穿孔,根管内异物等,已广泛应用于根管治疗及再治疗。
 
2)去除原充填物;精细的超声仪器可以准确作用于根管内要去除的钙化组织、分离器械和根管桩周围的牙本质或旧充填物,避免了过度切割牙体组织,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根管壁侧穿,帮助建立根管通路。
 
3)去除病原微生物感染:镍钛机动器械配合有效的化学预备,切削感染牙本质内壁的同时有效地溶解和松动根管内坏死组织,去除根管内壁的细菌黏附定植,彻底地去除根管内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4)严密充填:由于根管系统的结构的复杂多变,垂直加压加热软化后的牙胶尖及根充糊剂混合物,使之与根管壁完美贴合,更好地封闭整个根管系统,甚至渗透入根尖3 mm处根尖分歧及根尖分叉处,从而达到理想的三维充填效果。经过以上四步以期彻底清除根管内外的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根尖周病变经过反复多次常规RCT后,仍迁延不愈的病例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针对此类病变常规的根管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将根管治疗和根尖外科手术结合起来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病。
 
因根尖外科手术可以彻底清除了根尖炎症坏死组织及变异的根尖结构,且MTA良好的根尖封闭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诱导患牙根尖硬组织的形成,促进根尖周组织病变缩小或消失。故根尖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病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根管治疗及再治疗的成败受根管系统解剖形态、临床诊断、治疗前根尖周状况及治疗设备材料、医师经验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DOM、超声治疗仪、镍钛器械及热牙胶配合下的根管再治疗及根尖手术后的患牙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除上述失败的原因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期望证实慢性根尖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双向联系,以及吸烟、年龄等因素对根尖周病变发生及预后的影响,但对此的研究证据尚不充足。临床工作中如何能更有效地减少根管中细菌残留及防止冠部、根尖微渗漏尚需更多的研究来探讨佐证。
 
来源:王媛媛,刘青梅.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再治疗研究的进展[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