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与否研究进展

来源:牙健网 时间:2023-09-27 17:19:17 责编:护牙顾问 人气:

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与否研究进展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40位患者行骨凿法窦底提升术后(植骨或不植骨)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观察。术前通过全景片对患者缺牙区残余骨高度(从牙槽嵴顶到窦底的可用剩余骨高度)进行测量,每个高度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植骨(钻头上采集的自体骨 + Bio-Oss);组2不植骨。上颌窦底提升术过程简单描述如下:用标准钻头在距窦底边界约1-2毫米的深度预备,然后用一套不同直径的骨凿通过轻锤造成窦底的“青枝”骨折来抬高上颌窦底黏膜。通过捏鼻鼓气的方法检查患者黏膜的完整情况。同期植入种植体,种植体选择非埋入式愈合,6个月后完成全冠修复。种植手术后即刻拍摄全景片和根尖周X线片(基线水平)。种植手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进行标准化的根尖片检查,采用平行投照技术,通过对X线片的测量获取相关数据。此外,还同时监测了种植体存活率、窦内骨增量(ESBG)、边缘骨丧失(MBL)、种植体周围骨高度(PBH)、修复体存活率、机械并发症、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等。



图6 影像学评估 (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9)

参考线绘制如下: (a)种植体纵轴;(b) 基台冠方水平线;(c) 种植体与骨接触的冠方水平线;(d) 骨-种植体接触窦底皮质骨的根方水平线(与种植体尖端植入骨内时种植体的根方水平一致);(e) 种植体根方水平线;(f) 移植材料或新骨的最高水平线。

剩余骨高度(RBH):基线时从(c)到(d)的距离;
窦内骨增量(ESBG):基线时从(d)到(e)的距离与每次随访时从(e)到(f)的距离之和。如果(f)线比(e)线更靠近根方,从(e)到(f)的距离记为正值;相反,如果(f)线比(e)线更靠近冠方,则会记为负值。
边缘骨丧失(MBL):每次随访时从(b)到(c)的距离减去基线时的距离。
黄色线——种植体周围骨高度(PBH):随访时从(c)到(d)的距离
该研究评估了种植体存活率:组1为90.7% ,组2为95.0%;5枚6mm植体无失败;治疗方式( 植骨/不植骨)和种植体长度( 6/8/10 mm )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影像学评估结果显示:

ESBG:1年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年无显著性差异;

MBL: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HL:10年时组1 为5.89±1.24 mm,组2为 5.74±1.43 m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机械并发症及软组织状况: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该研究作者认为:植骨与不植骨组内提升后窦内新生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最终临床效果和窦内新骨获得量相似。但是作者也指出对本研究结果的解释应考虑到样本量的限制。此外,根尖周X线片存在尺寸失真的缺点,并且二维图像无法准确评估实际的三维结果。要证实这一结果,可能需要对上颌窦内骨形成进行CBCT检查。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也研究了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与否对种植体存活率以及骨增量的影响。

3.1 植骨与否对种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French等的一项随访时间为4m-10y的回顾性研究评估了使用骨凿法窦底内提升(OSFE)而不植骨的植入物的存活率、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共纳入种植体926枚,其中短种植体530枚(6~8.5 mm),剩余骨高度(RBH)<5 mm的种植体209枚。研究结果表明:短种植体存活率和成功率与常规长度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剩余牙槽骨高度较低时种植体存活率较低,为95.7%,但是可以接受;在剩余骨高度较低的情况下植入短种植体,采用OSFE而不植骨的方案,得到了可预期的临床效果。

Aludden等对1986年到2017年共8篇上颌窦内提升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得出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植骨与否的成功率均较高,两者统计学上无明显 差异。骨凿法上颌窦底提升加或不加植骨材料后,种植体的长期存活率较高。但是,这一研究纳入的长期随机对照试验很少,因此对这一结论的解读应当慎重。Chen等在其系统评价中纳入7 篇研究,评价骨凿法窦底提升植骨或不植骨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其中415枚植体进行植骨,463枚植体未进行植骨,两组的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植骨组和非植骨组之间的边缘骨丧失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作者认为根据现有证据,植骨和不植骨OSFE技术的临床效果在短期内(3年)都是可以预测的。此外,OSFE中种植牙的存活率在短期内没有显著差异。

3.2 植骨与否对骨增量的影响

Yang J等在其回顾性研究中评估了51枚种植体OSFE术后18个月随访期内新骨形成情况。对40位患者行骨凿法窦底提升术后研究新骨形成相关的影像学改变,在51颗种植体中,24颗植骨,27颗没有植骨。所有患者均在OSFE术后即刻、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随访时进行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和全景X线片复查。如图所示分别是植骨组(case 1)和不植骨组(case 2)的两个病例,A、B分别为术前的全景片和CBCT表现,C-F分别为术后即刻、6、12、18个月复查时的全景片。研究结果显示:剩余骨高度(RBH)与ESBG(窦内骨增量)无显著相关性;种植体突出长度(IPL)与ESBG呈中度正相关;植骨与ESBG 呈中度正相关。基于其研究,作者认为:短种植体联合OSFE可能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一种较好的种植方案,适当使用骨移植材料可能会改善临床效果。



图7 影像学评估(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13)

Duan DH等在一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中纳入22项临床研究,其中共864颗种植体,拟种植部位平均剩余骨高度(RBH)为5.7±1.7 mm,平均随访时间为26.6±24.3个月(6个月~10年)。这篇系统评价旨在研究不植骨上颌窦底提升(内or外)(GFSFE)的同时植入牙种植体(ISR)的存活率。同时对影响垂直骨增量(VBG)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有18篇研究收集了VBG相关数据,一些研究报道GFSFE部位表现出持续但逐渐减少的骨形成。创面愈合初期,术后6个月VBG接近2.5 mm。GFSFE术后1、3、5和10年的平均VBG分别为2.5 mm、4.1 mm、3.2-3.8 mm和3.0 mm。作者基于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垂直骨增量与手术入路、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突入上颌窦内长度有关;同期植入种植体的GFSFE似乎是一种可预测的治疗方式。但是作者也表明这项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所纳入的不同研究对垂直骨增量的测量方法各不相同,包括牙科全景片、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根尖片、螺旋CT和CBCT,导致研究之间存在高度的异质性,因此对得出的结论应谨慎解读。